首页   各地孙氏   孙氏渊源   宗族文化   各地祠堂   谱序祭文   修谱素材   历代名贤   当代名贤   家谱档案   墓志铭   在线留言
网站公告
 
第二届孙氏十八公联谊会成员名单
网站收支明细
祖从山西来(再版本)
孙氏企业家名录
祖从山西来——孙氏十八公移民故事
孙氏十八公家族 各地联络人
孙氏十八公家族网 功德榜
 
各地孙氏
河南范县凤凰岭
河南范县张庄旧城
河南内黄孙俄村
河南太康孙桥
河南封丘东仲宫村
河南卫辉梨园村
江苏徐州丰县常店
江苏徐州丰县孙洼
江苏徐州沛县
江苏徐州睢宁常青
山东曹县娘娘营
山东曹县魏湾孙集
山东茌平孙庄
山东济宁玉堂
山东济宁长沟镇孙街
山东嘉祥县花林村
山东金乡县草庙村
山东金乡县孙大楼村
山东金乡县孙桁
山东金乡县王丕孙庄
山东巨野孙大庙
山东梁山袁口东孙庄
山东滕州奎子
山东鱼台孙桥
山东微山孙庄(欢上)
山东鱼台孙阁(孙庙)
山东鱼台孙屯
山东郓城孙马厂
谱序祭文         
 
【徐州沛县】1991版沛县孙氏谱序
来源:孙氏十八公家族网
作者:沛县孙氏
2023-06-08
评论:0  点击:72

 

四次族谱序  

  木有本,水有源,国有史,故族当有谱,以继宗族、别亲疏、分支脉、序长幼也。苟无谱,则年深日久,亲疏不分,支脉不明,长幼不辨也。故修谱之举情理之当然也。况吾孙氏乃丰沛鱼铜微萧等县之巨族也。

  自始迁祖居贤公于大明洪武年间由山西洪洞东迁来沛西北三十五里落居孙井,吾先人以井为村名,命名孙井,至今六百三十余年矣。现有明代古井一口,用方石紧扣,保留至今,谨作村志。大清咸丰四年,蟠龙集附近黄河决口,正冲我沛,积水三年,将我孙氏祖墓碑十三座湮没黄土之下。三年后水去,我族众进行考察探索,找出古井一口,墓碑不复现。

  我族人口众多,分散甚广,我先祖端公怀寻宗收族之念,为吾族枝叶完整,曾挟谱四方过访,不幸老谱失存。后因国变兵荒,族谱未得重修。吾族后人怀有尊宗敬祖之意,各支创修谱牒,以致造成宗排世系紊乱,只好将失讳公与追溯名讳记载谱端。

  适今岁各支续修谱牒之际,于一九九零年古历腊月十六日下午三时二十分在耿孟庄五保户族祖建银公老房内再现大清咸丰年间摘抄我长支谱牒。族叔远科公双手捧谱,悲喜交集,热泪盈眶,族众拜谱展观,无不潸然泪下。遂于腊月十九日在张寨乡韩庄召开家族会议,携老谱报喜,会同韩庄族高祖荣泗公、族祖尊礼公、孙桥族祖尊月公、烟墩族祖尊谟公尊河公族叔守仁公、前后孙洼族祖尊民公尊玉公尊光公尊纪公、孙大庄族祖尊慈公尊胡公、孙新庄族高祖荣忍公族祖尊秀公、郑集东北孙大庄族叔兆贵公、孙路口族高祖在信公族曾祖善思公思中公、孙庙族高祖维典公族曾祖良栋公、孙范庄族曾祖绍贡公绍彬公族叔廷银公、关帝庙族曾祖良玉公、孙庄族曾祖绍轩公族祖献文公族叔兴民公、耿孟庄族曾祖敬一公贤民公族叔远科公、孙河族曾祖基乐公族祖建菊公建友公族叔敦厚公、侯楼族祖道立公昭荣公道礼公、后孟族祖伯林公、千里井族叔玉宪公玉胜公族兄汝彬公、孙井族祖道济公道付公道法公道英公族叔成来公等,众族同曰,世传万家,总归一源,于是共商重修宗谱大计,决议修订增补宗排三十字,从现在开始统一使用,不得臆改。虽吾族繁衍巨众,亦不再紊乱也。望吾族人恪守族训,团结一致,为振兴中华共展宏图积极贡献力量,并期后世子孙按时续修族谱,使吾族支脉分明、长幼有序也。是为至盼。

孙井三十世孙  法忠  拜撰  一九九一年二月

 

孙氏四修谱序  

   木有本,水有源,家族繁衍皆同一体。据先代累世传说,吾始祖自大明洪武初年由晋之洪洞东迁古沛,定居孙井。几百年来,历经数次灾难,形势所迫,人丁众多,致迁居他乡者甚之。明朝万历年间,数次洪水为患,十三世祖德兰公携众子孙迁居异处,定村名为孙庄,其后百年有余。乃至乾隆年间,古沛惨遭水灾,吾族人逃居外地者比比皆是。十七世祖起柱公回居沛邑,定居孙井南丁庄村。至二十世祖鹤年公時,迁居耿孟庄。在此数十年内,老家孙井仍有良田数顷,二十三世祖明哲公時,犹恐老家失去长房人丁,故返迁孙井定居,繁衍至今。吾族人虽历经数百年风云变幻,但不失读书耕田之本。明德公居登仕郎之职,雨田公曾为十一村会首,湖田董事。先祖书田公为贡生。其间吾族人有功名学历者数不胜数。勤耕者致力田园,长者对幼生常示教谕之言,后人依训遵诫之,世传万世,真理永存,是为至幸。今日族谱续修完成,族人皆大欢喜,余本才陋学浅,但本承先启后、尊宗敬祖之意,谨为此序。  

二十七世孙    敬益

 

四次族谱序

    古人云:氏族之家谱,犹国家之典史,故而前人立谱延传后世。展谱于面前,方知其亲疏世系,长幼尊卑。氏族之繁衍,犹如枝出一本,水溯一源,尊宗睦族,归其族谱,所以续修族谱乃为历代子孙之重任。追往昔,吾上世先人数次修治族谱,传留后世,然则数百年水患灾荒,国变沧桑,老谱皆已失传,详实根据,无稽可查。虽曾栉风沐雨,南下北上,数百里徒步跋涉,不辞劳苦,克服了生活拮据、资金不足等困难,完成初稿,但限于世系无可考据,只宜将所追记先人之名讳立于谱端。因由当时经济条件限制,致使未能排版承印。此后二十多年来,家父刻刻念及心中忧虑之事,常常嘱我成才之时切不可殆及家族,为人要宽大为怀,莫做贪利忘义之人。于一九八六年初夏,家父怀忧抱病去世,然父训儿辈不敢殆忘。今幸由族曾孙法忠倡议修谱,吾族人倍感欣喜,谱务顺利,本照一九六二年底稿即将结束,甚幸于一九九零年腊月在族侄五保户建银老房内发现大清咸丰年间摘抄之支谱。谱牒面前方悉吾族人分居于苏鲁豫皖者乃为一脉相传,随即奔告于南房孙大庄孙桥孙路口孙庙、丰县常店等各支,喜讯传开,无不欣慰。但是自老谱发现,客观上推翻了六二年的某些说法,故此房支问题意见不一,致使北房谱务停滞不前,中断一年之久,氏族之耻莫大于此。虽吾支族众南来北往数十次,各支族众尽管做出大量的工作,仍未解决问题,造成吾耿孟庄支重新办公,经费开支增多,困难重重。然吾辈深感众望难违,先人之训耳边长鸣,大家齐心协力终将谱务工作完成。今族众推余为序,余谨本实事求是之意,概述历次修谱经过,望吾族后世之人明晓前人修谱之艰辛,常视家训,莫为不耻之人。尊宗睦族乃为人之根本,立世须宽厚待人,况吾族人乎!斯其体味“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之意是也。

二十七世孙    贤民谨述

 

四修族谱苏鲁行  

  一九九零年四修族谱時,在耿孟庄建银公老房内发现清朝咸丰年间由文彩公手抄之老谱。依据老谱记载,苏鲁豫皖我孙氏人口众多,枝繁叶茂,是谓望族,可至今大多失去联系,我支始迁祖居贤公为长门,广大族众怀敬宗收族之意,遂各方奔走,广为传告。

  自一九九一年至一九九二年春,为寻亲收族,吾族众人或徒步,或驱车,行程约计三千余里。族人昭民提供北京吉普一辆,资助路费盘缠,不顾耽搁远在他乡的工地事务,由敬喜公带队,随从有敬一、贤民、典礼、道和以及山东郓城的建华,近寻欢上、常店,与族众裔寿、建元、基隆、后琪等面议,远赴山东微山、鱼台、济宁、郓城、鄄城、东平等地,在鄄城的孙花园受到族众的热情款待,但由于世系和堂号不能统一,未能就联谱达成一致。此次苏鲁寻亲行,为后来孙氏的相互沟通联系,奠定了基础。

 

四修跋语

  吾族四修业已告竣,历时一年之久,多经坎坷,族人不辞辛苦,若经管,若采访,若缮写,披星戴月,暑寒而作。

  吾族自洪武年间东迁古沛,相传始居孙井,距今已六百二十余年。其间人丁繁衍,居处星罗棋布,况数百年沧桑,吾族人分散各地,面积甚广。由于该次修谱受诸多条件限制,未及遍访。如有确凿依据,或有碑记能够证明实属吾支人丁者,请随时声明,经合族认定无疑,即可附入谱后,或待下次修谱时列入谱册。

   二十九世孙  远科 谨识  (注:此为耿孟庄四修谱跋语。)

 

第四次续修谱序  

    家族之有谱牒,犹国家之有史也。溯吾族谱初修于民国十一年,遵二十年续修一次的规定,民国三十六年在耿庄设局续谱,因主持者族叔瑞图逝世而续修未果。鉴于族谱之失修,排行字已用尽,命名无依,长幼难分,亲疏不辨,势必宗支紊乱,重修族谱实属刻不容缓。故于一九六二年将民国三十六年所修之底稿请出重修,甫二十余日谱稿即告竣付印。复起排行字二十,俾后世定名有所依据,分长幼,辨亲疏,井然不紊。星移斗转,不觉上次续修迄今已二十九年。其间吾族繁衍,由六二年四千人今已至万,新出生者谱上无名。且吾族间有徙居异地他乡者,若不及期续修,恐涣散日久,将愈远愈疏,一脉之亲,纵遇之而不相识,何以慰先辈在天之灵?又何以使后辈知先辈克勤克俭创业之难和无私奉献之精神,继往开来,为四化建设、振兴中华作出应有的贡献?于是族叔克侠、家兄尊民尊谟尊干尊河尊纪尊昶尊月尊举、族侄守仁守强,于十月初六日乘二婶子殡葬之机,在烟墩开会倡议续修族谱。幸族众俱有敬宗收族之热忱,乐于出资相助,遂议定在韩庄设局续修。主持者族祖荣泗志芳、族伯廷宜、族兄尊民、族侄守仁,殚精竭力,夜不能寐。采访者分向奔走,披星戴月,席不暇暖,历尽风雪饥渴之苦,缮写者编辑者晨晚展力,刻意求工,财管者本着节约精神,款目做到准确公开。逾二月谱稿告竣,即便付印。此时孙井发现清代吾族老谱,根据先人传说及老谱记载,南北四支确系一脉无疑。喜讯传来,皆大欢喜,经各方查阅核对,原孙氏南北四支实属五大支之长房。现经合族共议排行字三十列于谱端。今族人推礼为序,予才疏学浅,笔墨不娴,自知难堪斯任,但关敬宗收族之义,予焉敢推辞不受。遂不敢以轻心掉之,以怠心易之。谨慎为文,载于谱端。兹据排行字说,凡吾全族属三十二世者,皆依新编三十字中第八俊字命名,不得臆改,以防紊乱。恪守二十年限期,再为续修,切所望于后生。

   二十八世孙  尊礼谨序  公元一九九一年一月

 

四修族谱序

  根据历史记载,我孙氏来源有三:一是卫国国君姬姓康叔的后代。春秋时期(公元前七七零—四七六年)康叔八世孙卫武公的曾孙孙武仲的后代为孙姓。二是春秋时齐国陈敬仲(妫姓)的四世孙叫孙桓子无宇的后代为孙姓。三是西周(公元前十一世纪—七七零年)楚国羋姓令尹孙叔敖的后代为孙姓。

  国有国史,府有府志,宗族必有宗谱。宗谱是记载姓氏世系和重要人物事迹的谱籍,始于宋代。如果一姓无谱,或失谱年代远,很容易造成支脉不明,亲疏不分,字难定,名难起,因此定期续修是宗族的大事。

  《孙氏世录》载:晋(公元二六五—四三零年)孙康家贫,尝映雪读书,这种勤学苦读的精神实为孙氏的楷模,为此我族孙氏定“映雪堂”为堂号。

  吾映雪堂孙氏乃居丰沛鱼铜微萧之巨族,自始祖居贤公于大明洪武年间由山西洪洞东迁来古沛西北三十五里孙井落户,先人以井为村名,至今六百三十余年。现有明代古井一口,用方石紧扣,保留至今,谨作村志。大清咸丰年间,蟠龙集黄河北岸决口,正冲我沛,积水三年,万物淹没,将我先祖墓碑十三座吞没于黄土之下。三年后水去,我族众进行考查探索,找出古井一口,墓碑不复再现。我族人口众多,散居他乡,各食其力。我先祖端公怀寻宗收族之念,为吾族枝叶完整,挟谱四方过访,不幸老谱亦于外地失存。后因国变兵荒,族谱未得重修。社会安定后,吾族人怀尊宗敬祖之念,各自续修谱牒,使得宗牌世系较为紊乱,甚至视骨肉如同路人。民国年间创修族谱之时,奈无文字记载可查,仅将老人传说之名讳记载谱端,实为憾事。今岁当各支正议续谱之际,竟于族祖建银公老房内再现大清咸丰年间我长支谱牒的摘抄本,时一九九零年庚午腊月十六日下午三时二十分,族叔远科公双手捧谱,热泪盈眶,族众拜谱展现,无不潸然泪下。遂于腊月十九日在张寨乡韩庄召开族会,挟谱报喜,会同韩庄族高祖荣泗公族祖尊礼公、孙桥族祖尊月公、烟墩族叔守仁公族祖尊谟公尊合公、前后孙洼族祖尊民公尊玉公尊光公尊纪公、孙大庄族祖尊慈公尊胡公、孙新庄族高祖荣忍公族祖尊秀公、南孙大庄族叔兆贵公、孙路口族高祖在信公曾祖善思公思忠公、孙庙族高祖维典公族曾祖良栋公、孙范庄族曾祖绍贡公绍斌公族叔廷银公、关帝庙族曾祖良玉公、孙庄族曾祖绍轩公族祖献文公族叔兴民公、耿孟庄族曾祖敬一公贤民公族叔远科公、孙河族曾祖基乐公族祖建菊公建友公族叔敦厚公、侯楼族祖道立公昭荣公道礼公、后孟族祖伯林公、千里井族叔玉宝公玉胜公族兄汝彬公、孙井族祖道付公道法公道英公族叔成来公等族众,共商重修宗谱大计。

  此次接续新谱排行字十个:“恩泽惠千秋,旭耀照宇寰。”老谱上有十二世可依次排推,“贤”字辈为二十七世,各房编排辈字一律停用,可按新字启引。吾族之巨,世系统一,永不紊乱,幸甚,幸甚!  

  吾族应以家训教育全族奉公守法,团结一致,为国家建设作出更大贡献。祝愿后世子孙务须按时修谱,使之枝叶完整,是我心愿也。愧我学疏识浅,谨记概略,为序留存,以作后人续谱的参考。

   孙井三十世孙  法忠    拜撰  一九九一年辛未仲春上浣谷旦

 

孙氏族谱序

  族之有谱犹国之有史册也,是故历代先人不惮劬劳,历次续修族谱,以明世系,序长幼,分尊卑,别亲疏。木本水源,历历可考,虽千百年而世代系焉,其重要意义可知也。

  清道光六年,吾曾祖景泰公续修族谱之后,屡经洪水泛滥,族谱遗失,一九二七年春,曾祖景彦公、族伯在明公宝光公、先父在芝字贯一公等曾创修族谱,因无文字可考,又加困难重重而中止。一九六二年族叔在廷公维典公、族兄绍谦绍康九思绍贡、族弟思敬、族侄衍祥等在形势较紧经济非常困窘之情况下,倡导创修族谱,呕心沥血,经数月始创修成功,为吾族孙氏后人修谱留下文字记载,亦立下不朽之功劳,应为孙氏后人所敬仰者。

  然而谱牒之修,凡二十或二十五年,一九六二年迄今已二十有九春矣,若再历数年或数十年,子孙繁衍更多,或工作于外地,或流徙于他乡,为后世修谱增加莫大之困难,吾辈则将为罪人矣。诚可谓续修族谱之举刻不容缓。

  一九九零年庚午十月上旬,聚族叔在信公、族弟思中、族侄衍玉开来等谋之,众口一词,没有异议,同嘱吾倡导续修族谱。吾思族人能否远近亲疏长幼尊卑世系分明,能否和睦相处,相互喜庆忧吊,其皆于此关系莫大矣,且吾才疏学浅,德薄望轻,不克胜此重任,然诸父老兄弟及子侄辈既皆热心从事,我何敢稍迟?故不揣鄙陋,勉负其责,为实现先人之遗愿和族众之委托,不失木本水源之义,吾等数人大胆倡导四修族谱,遂于10月中旬偕族弟思中绍银、族侄衍玉开来献伟献森献建、族孙孙剑等同赴孙范庄族兄绍贡处共议,召开全族谱务筹备会议。时有族兄绍贡绍斌良玉绍栋、族弟绍轩良栋、族侄献文献英、族孙廷银兴民等皆欣然乐从,议定十一月初齐集孙范庄族侄献壮家共商修谱事宜。是日各房支毕至,北房孙井族曾孙法忠亦不惮跋涉之苦,前来孙范庄参加会议,一时老少咸集,欢欣鼓舞,聚在一堂,可谓吾族中之盛会也。于是投资设局,以举其事,共推吾族叔在信公、族兄绍贡、族孙廷银兴民法忠等九人总理谱务,其他主修编修缮写采访协修等,均作具体分工(分工情况参看列名),各善其事。为节约开支、缩小影响,议定仅依据现有谱册分房编续。至于散居各处有地可指,远者函访,近者走访,至于无稽可考或遗漏者,因时间急促则不予采访。计划辛未春节以前全部竣工。

  正当工作即将告竣之时,北房孙井发现清咸丰年间老谱,记载详明,联宗苏鲁豫皖,皆为一脉,可谓巨族也。以故世系宗牌等务必另行编排。几经数次族会,历时数月,南北奔波,研究追溯,原一九六二年所修之谱册,“贤”字为十七世,根据老谱记载,应追溯为二十七世,其余类推。据此修谱任务增加莫大困难,以致历经半年方始告竣。切望后世子孙能体察前人修谱之艰难,而勤思敦宗睦族正本清源之意,按时续修族谱,乃吾之所望也。

   二十七世孙  善思  薰沐拜撰  一九九一年辛未仲春上浣谷旦

 

孙氏族谱序

  大明洪武三年,吾先祖居贤公从山西洪洞县东迁,来古沛城西三十五里孙井落居,迄今已六百三十余年矣。历史悠久,宗生日繁。为生活计,相继外迁,散居各地,南至萧铜,北达鱼金,西起丰砀,东至临枣,遍及苏鲁豫皖,方圆六千多平方公里,族众达数十万,可谓巨族也。

  由于历经多次洪荒兵燹,老谱尽皆失存。吾孙氏族人素怀敬宗睦族之念,多次创修族谱,奈地广人众,经济条件也有限制,最关键者乃无文字可考,世系宗牌无法统一,只能分别创修支谱,以致世系宗牌非常混乱,亲者视而不见,骨肉相视茫然,父不父、子不子、兄不兄、弟不弟也,故世系宗牌亟待统一。然木无本可考,水无源可查,只能感慨兴叹而已。

  庚午腊月中浣,正当吾房四修即将告竣之时,北房孙井发现清咸丰年间老谱,历代先人迁居何地,葬于何处,世系宗牌记载详明,苏鲁豫皖所有孙氏族人均为一脉。孙井族侄法忠挟谱来本房和孙洼房报喜。木归其本,水依其源,由原六二年之世系“贤”字辈为十七世,依据老谱应追溯为二十七世,其余宗牌以此类推,所定宗牌字三十个,从现在开始使用,任何人不得臆改。今后房支清楚,世系宗牌统一,历代先人未竟之业,吾等呕心沥血,经半年已告竣矣。不但使先人瞑目九泉之下,亦可告慰吾孙氏族众也。因受时间所限,吾族人散若列星,确系一脉者尚未访清,此次续修,新定世系及排行字仅限于新示,可参见村落分布图。暂不同谱者不加称呼,待后完善再分长幼。

  吾族迁徙遍及苏鲁豫皖,为彰显吾族之巨,弘扬敬宗睦族之精神,经数次族会,一致决定,吾宗谱命名为《苏鲁豫皖孙氏族谱》,特此赘述。愧吾才疏学浅,不免舛错之处,望族众阅之见谅也。

  二十九世孙  兴民  沐手拜撰   一九九一年辛未仲春中浣谷旦

 

古沛孙氏族谱孙庄支谱序

  吾孙氏家族这次续修族谱已告竣工,我族长幼嘱吾为序,因才疏学浅,实感难为,谨本敬宗睦族之旨,不揣鄙陋,为文记之。

  吾族前次修谱,吾叔在廷公再三强调,为使谱册不至中断,一定要及时续修。为遵吾叔之命,又加当前社会安定,人民生活较好,孙路口村族兄善思、本村族孙兴民廷银等倡导续修族谱,我深感实现吾叔在廷公遗志之时机已至。又有族弟绍敏、族侄献文开文开顺、族孙廷厚等人的大力支持,全族长幼亦均渴望及时续修族谱,在此情况下,族兄善思、族弟良栋、族孙兴民廷银等负责于庚午十一月三日在孙范庄召开族会,共商修谱大计,确定于十一月六日开始办公,辛未春节前全部工作告竣。正当工作即将完成之时,北房孙井发现咸丰年间老谱,根据老谱记载,十三世祖德兰公由孙井迁到孙庄,繁衍生息,公元1962年所修之谱册,贤字辈为十七世,根据老谱记载,应追溯为二十七世。所定之二十个宗排字有“居本正繁”四字犯上,经研究,现改为“祖训贤开远,忠义俊秀冉,安乐心方振,以纯修珍全”。沧海桑田,形势多变,故于四修族谱之期,又增续十字“恩泽惠千秋,旭耀照宇寰”,即数百年也不能乱宗矣。我孙氏宗族广大,人口众多,敬告后世子孙应届期续修族谱,严格遵守新续宗排字,以免乱宗,更应该谨遵祖训,敬宗睦族,尊老爱幼,奉公守法,克勤克俭,团结一致,为祖国四化大业贡献力量,是所至望也。谨为序。

   二十七世孙  绍轩  沐手拜撰    一九九一年辛未仲春中浣谷旦

 

孙范庄谱序

  我族三修谱牒,至今已近三十年矣。前族曾祖景山公为使谱册不致中断,曾喻后人三十年一修。为遵景山公之命,现社会安定,生活较好,族兄绍贡、族侄献文献勤倡议续修族谱,我深感实现族曾祖景山公遗志之时机已到,同时孙路口族弟善思思中、族侄衍玉等又来此共商修谱大计。族弟绍栋、族侄献英献壮献民、族孙廷银以及全族长幼亦大力支持。在此情况下,族侄献壮、族孙廷银负责主持,定于113日召开族会,商议修谱程序,并开始工作。由于主观努力和族人支持,辛未二月下旬顺利完成我先祖之遗愿,可使曾祖瞑目于九泉之下矣。

  前三次修谱,无文字可考,只有按我族老年人所知先祖之名讳编排,现孙井发现清咸丰年间之老谱,记载详明,我先祖于明朝洪武年间由山西洪洞县迁古沛城西北孙井安家立业,以居贤公为一世祖,至“贤”字辈为二十七世。原六二年创修之二十个宗排字有“居本正繁”四字犯上,经族众研究,把“正”改为“忠”,“繁”改“冉”,“居”改“安”,“本”改“珍”,此次又续十个宗排字“恩泽惠千秋,旭耀照宇寰”。愿我后世子孙严格遵守新续宗牌,分清长幼,永不乱宗。

  根据老谱记载,十三世德纯公迁居孙范庄,繁衍生息至今,望我子孙后代应体念木本水源之至意,及时续修,勿使中断,切切莫忘。

  一九九一年二月  绍斌 (字蕙亭)  

 

孙庙支谱序

  且夫族谱者,人之所望,谱约族从而不涣散也。依谱联属,一脉而相亲睦,使我族众知木本水源也。若非同堂聚处,父不父、子不子、兄不兄、弟不弟,时而相遇于道,几乎见而不识,相视茫然,再更数十年后,名字混淆,尊卑莫辨,不惟一本之亲视若路人,将至子孙亦不知其祖父之名字也,故而修谱勿容缓也。此次修谱,必书真属,必书大义,必书使子孙代代无世次班次、昭穆不明之弊有所归法,可显德睦族、修人纪而厚风俗也。

  我孙氏谱牒前先祖曾多次续修,皆因年荒政变,加之老谱失存,困难重重,均未能如愿。又于一九六二年,有族祖维典公、族叔思敬公、伯兄衍祥等在非常困窘之情况下,不惮劬劳冒险续修之,迄今已三十年矣。今吾孙氏一脉繁衍日众,支脉愈分,如再延缓,恐世系乱矣。故此族人公推族祖维典公、族叔良玉良栋及开来弟吾辈主其事,再次续修之。继吾伯兄之后,身当其任,吾夜寐辗思,自量德薄望轻,学疏才浅,不敢膺其事,但又却之不恭,致使吾耿耿于怀,恐负族众之托。但转思老则凋谢后追难卜,而续谱之任除吾等将委之何人,望之何时哉?吾等不任,恐无任事之人也。此时不续恐无再续之期矣。是以决心乃下,愿竭尽全力,任怨任谤,甘冒风险,聚族众耆老商酌,决定办理,至二月上旬行将告竣。

  此时北房孙井又发现咸丰年间老谱。据老谱记载,先祖居贤公于大明洪武年间由山西洪洞县东迁来古沛西北三十五里孙井安家立业,之后有十三世祖德性公迁居孙庙,繁衍至今。  

  此次续修族谱,各房均以老谱为据,接一九六二年所议定宗排字二十个,又增续十个,计三十个。望吾孙氏族人从现在起应守新起辈字,统一使用,不得臆改,并谨遵祖训,敬宗睦族,敬老爱幼,团结一致,为祖国四化大业贡献力量,并期望后世子孙按时续修谱牒,使吾族支脉分明,长幼有序,枝叶完整,是所厚望也。玉愚不揣浅陋,是以为序。

   时于一九九一年辛未桃月中浣谷旦  二十八世孙  衍玉  沐手拜撰

 

孙庙谱序

  氏族家谱如同国家史册,所载之事迹流传世世代代,虽千百年后亦有稽可查,况氏族人口众多,分布较广,情况多变,若不及时编续谱册,详载宗族之沿革发展,不仅熄灭我先祖艰苦创业之功德,而且会形成世系混乱。故谨遵先祖二十至二十五年一修之遗训,在现今社会稳定经济发展的大好形势下,四次续修族谱已势在必行。

   庚午十月,族弟良栋、族侄衍亮倡议续修,同时又有族侄衍玉等之支持,本族长幼渴望快修,在此情况下我族弟良栋负责主持,定于113日开会,商议确定修谱程序,并开始工作。由于主观努力和大家支持,至2月上旬顺利竣工,可使先祖瞑目九泉之下矣。

根据孙井发现咸丰年间之老谱记载,先祖居贤公于大明洪武年间从山西洪洞县迁居古沛北三十五里孙井,安家立业,繁衍生息。至十三世祖德性公始携家迁居孙庙,谱上叙明,居贤公为一世,下排到“繁”字,为十六世,再接六二年之世系,到“贤”字辈为二十七世。六二年所续宗排字有四字犯上,经族众研究,作了统一修改,并又续十个宗排字“恩泽惠千秋,旭耀照宇寰”。即数百年宗牌亦不能混乱矣。

  凡孙氏族人务体修谱之意,怀敦宗睦族之心,使之百世万世不忘木本水源之至意,及时续修,勿使中断,此吾之厚望也。是为序。

   一九九一年三月    二十七世孙  良玉  谨识

   

四修孙氏族谱献语

吾孙氏家族源于远古周时,繁衍至今,已历数千秋。既有功开国,亦施政于民。先祖留遗训,忠孝传家,诗书继世,万载永存。古语云:正其义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兹再续宗谱,无愧列祖列宗,造福子孙,正本清源,万载相传,延续正统。庚午年隆冬十一月,孙氏各支系济济一堂,共诵祖先之训,商议纂修族谱之举,将吾孙氏各支系人丁记入谱册,可谓大事也。奈吾学疏才浅,心有余而力不足,仅献数语为序,聊表寸心。

  张庄乡西李庄二十七世孙  绍军  谨识

  

  吾孙氏四修族谱即将告竣,盖欲承先育后,传之千秋万代而不泯,故生者鼓掌庆贺,葬者含笑九泉。此为吾等所欣慰也。

   忆及丙寅一九八六年春三月上浣,族弟思敬尚健在,曾与我谈及四修族谱之事,敬弟曰:三修族谱至今已二十有四春矣,遵先人遗训,四修族谱之期已至,根据吾族当前之情况,欲善此事,非汝莫属。其时我正任公职,有故推托,实则心有余悸耳。修谱,好事亦难事也,既为狭小之辈诽谤和刁难,且担形势之险。吾舌耕四十余年,庚午秋七月退休在家,应享天伦之乐,颐养晚年,不欲过问他事,然敬弟之托,族众之望,使吾终日耿耿于怀。中浣,族叔在信公、族弟思中公、族侄衍玉等深怀敬宗睦族之念,为使族谱不致中断,再次催吾承担四修族谱事宜,吾再无推诿之由也。故不揣鄙陋,遂于十月中旬大胆协同族弟思中、族侄衍玉开来献伟等至孙范庄族兄绍贡处商酌修谱事宜。十一月初又在孙范庄召开全族会议,共商修谱大计。为节约开支、缩小影响,在续修过程中虽作了具体分工,但未集中办理,以致工作弊多利少,经费开支虽有节约,但工作中之问题不得及时研究解决,以致族会召开频繁,南下北上,来往奔波,迁延时日。最遗憾者乃由于个别族人意气用事,且别有打算,不愿参加撰修族谱,族叔在信公、族弟思中、族侄衍玉等均与其协商数次,不允。此后孙瓦屋族弟绍银、孙范庄族兄绍贡绍斌、孙庙族兄良玉族弟良栋、封楼族孙德远等亦均亲赴孙路口与其协商动员,但其个别族人却一意孤行,不顾该支族众反对,坚决拒绝参加,以致该支只有少数人登入谱册(孟桥支)。山东一支,吾与族叔在信公,虽亲自登门征访,奈该支有个别族人作梗,亦未能入谱。在此敬请后人五修族谱之时,对以上两支后人应知其源究其本,弄清因果,接收其登入谱册,勿刁难,乃敬宗睦族之义也。

   二十七世孙  善思  沐手谨识  一九九一年辛未仲春中浣谷旦

  (注:此孙路口四修跋语。)

 

 
     
评论区         
 

用户名:
评论内容: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版权申明 |  联系方式 |  友情链接 |  管理入口
版权所有:孙氏十八公    苏ICP备1606675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