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各地孙氏   孙氏渊源   宗族文化   各地祠堂   谱序祭文   修谱素材   历代名贤   当代名贤   家谱档案   墓志铭   在线留言
网站公告
 
第二届孙氏十八公联谊会成员名单
网站收支明细
祖从山西来(再版本)
孙氏企业家名录
祖从山西来——孙氏十八公移民故事
孙氏十八公家族 各地联络人
孙氏十八公家族网 功德榜
 
各地孙氏
河南范县凤凰岭
河南范县张庄旧城
河南内黄孙俄村
河南太康孙桥
河南封丘东仲宫村
河南卫辉梨园村
江苏徐州丰县常店
江苏徐州丰县孙洼
江苏徐州沛县
江苏徐州睢宁常青
山东曹县娘娘营
山东曹县魏湾孙集
山东茌平孙庄
山东济宁玉堂
山东济宁长沟镇孙街
山东嘉祥县花林村
山东金乡县草庙村
山东金乡县孙大楼村
山东金乡县孙桁
山东金乡县王丕孙庄
山东巨野孙大庙
山东梁山袁口东孙庄
山东滕州奎子
山东鱼台孙桥
山东微山孙庄(欢上)
山东鱼台孙阁(孙庙)
山东鱼台孙屯
山东郓城孙马厂
   
 
十八公移民背景
来源:孙氏十八公家族网
作者:孙氏十八公家族网
2023-06-15
评论:0  点击:89


   洪武元年八月元大都攻克,元朝灭亡,明军在攻克大都之后,北方之山东、河南、河北等地尽入明军之手,尤其是元顺帝北逃,使整个北伐战场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困据山西、陕西的元朝武装残部,完全陷入了群龙无首的境地。太祖皇帝在北巡路上再次不失时机地命徐达转入下一个战略阶段,开始
进攻山西。

(太祖洪武实录卷31第4页;明实录北京史料第一册第8页)

十月戊寅上以元都平,诏天下曰:一海宇以安人心,正国统而君天下,理势所在,古今皆然。自群雄乘乱以来,四方思治惟且。元纲己堕,疆土遂分,属拯斯民以定于―?……故兹诏示,想宜知悉。

在戊申年最后的日子里,明军继续其攻势。十一月二十三日,大军进抵榆次。太祖遣使令。南路军迅速北进,夹击太原,以求尽早对太原完成合围。冯宗异、汤和率领南路军率师于十月渡河北上,相继攻克武陟(今属河南)、怀庆(今河南沁阳)、泽州(今山西晋城)初卞日,攻取潞州(今山西长治)时,接到徐达迅速北进的命令后,遂日夜兼程北进。扩廓帖木儿率军进至保安州,获悉明军西攻太原,挥师回救,两军在太原附近遭遇。

洪武元年,戊申年十二月初一,徐达率部攻克太原,乘胜分兵取平遥、介休、盂州(今山西盂县)管州(今山西静乐)等地。南路军于洪武二年(1369年)正月初五与徐达会师太原。十九日,徐达命常遇春攻取大同,二月初七明军进抵城下,元守将弃城而逃,遂克大同,山西宣告收复。

战乱之外,水灾、瘟疫也接连不断。黄河、大清河、小清河等多次决口,使中原之漂没田庐无算,死亡百姓无数,村庄城邑多成荒墟。“道路皆棒塞,人烟断绝”,是当时中原地区的真实写照。

除水灾之外危害较大的是蝗灾。从至正元年到25年:大蝗灾计有18次,中原地区从元统三年到至正末的13年中,就有15次大饥荒。至正19年,山东出现了“民食蝗、人相食(人吃人)”的惨状。官府也一直在从事移民和流民的安罝,至迟在洪武三年,就己经成立了官方机构安罝移民。

为了维护明王朝的封建统治,决定了移民屯田的战路决策,明太祖朱元璋和他的儿子永乐帝朱棣,相继实行了大移民政策。当中华大地人口的天平严重失衡时,素有雄才大略的朱元璋和继承者朱棣,必然把目光瞄定山西,投向晋南,大移民不可避免地要在这里发生了。从山西未遭战乱、人丁昌盛、经济富庶的地区,强行迁徙出大批百姓,迁往人烟稀少的河南、河北、山东等18个省份。

“四口之家留一,六口之家留二,八口之家留三”,从洪武元年(1368年),到朱棣永乐十四年(1416年),近50年间,这样大规模的移民,前后竟有18次!

我族人世居地平遥县成了移民来源地,先后被迁往各地。

 

明朝大移民的历史记载和十八公移民时间:

明朝时期发生在山西的大移民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重大事件。据史料记载,中国历史上有包括山西洪洞移民在内的四次大规模移民活动。

第一次大规模人口迁徙发生在西晋末年的“永嘉之乱”时期。时晋惠帝在位。由于司马氏同室操戈,骨肉相残,发生了诸王争夺政权的“八王之乱”,之后又引发了匈奴贵族乘机反晋的战争。黄河流域的河北、山东、山西、河南等地的大批汉族民众为逃避战乱,纷纷南迁江淮,约有90余万人迁徙到了今天的江苏、安徽、江西、湖北、湖南、四川等地。

第二次大规模移民是唐代“安史之乱”爆发后,中原人士大批南下。仅山西一地即有数十万人迁徙。

第三次大迁徙则是发生在北宋末年。由于女真族建立的金朝发动战争,北宋灭亡。金兵所到之处,烧杀抢掠,引发了北方人口的又一次大规模向南迁移。

但无论从持续的时间之长、地域范围之广,还是从组织规模、文化风俗的影响等多方面来看,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移民潮是洪洞大槐树移民,也即第四次移民。

明朝统治者平定战乱后,为了恢复生产,制定了移民垦荒为中心的振兴农业的措施,决计把农民从狭乡移到宽乡,从人多田少的地方移到地广人稀的地方。至此开始了我国历史上延续五十年的迁民活动。明朝大移民主要是从山西和江浙一带往中原地区移民。从各种历史资料上证实,明朝大移民最早开始于洪武三年直至永乐十五年,移民十八次。其中洪武年间十次;永乐年间八次。十八个省,五百个县,八百八十一姓。

据《中国通史 休养生息 开垦荒田》记载:朱元璋为解决宽乡劳力不足,狭乡缺少土地的矛盾,从1307年开始移民垦田。他下令迁苏、松、嘉、湖、杭无田农民四千余户去临濠(安徽怀远、定远、凤阳、嘉山境内),徙江南民四十万于凤阳,迁山西泽(山西晋城)、潞(山西长治)二州无田农民于河北、山东、河南一带。

凡移民垦田,都有朝廷拨发路费,更牛和籽种,免税三年。

据《明史 食货志》、《明太祖实录》、《续文献通考》等记载:

一、洪武9年11月,徙山西真定民无田者于凤阳屯田。

二、洪武13年5月,山西民为军者24000余户,悉还为民。

三、洪武21年8月,户部郎中刘九皋言:“今河北诸处,自兵后田多荒芜,居民鲜少,山东、山西之民自入国朝,生齿日繁,宜令分丁徙宽闲之地,开种田亩。”

太祖曾谕户部侍郎杨靖曰:“山东地宽,民不宜迁。山西民众,宜如其言。”于是迁山西泽、潞二州民之无田者,往彰德、真定、临清、归德、太康诸处闲旷之地,令自便罝屯耕

种,免其赋税三年,仍给钞20锭以备农具。

四、洪武22年11月,太祖以河南彰德、卫辉、归德、山东临清、东昌诸处土宜桑枣,民少而贵地利,山西民众地狭,乃命后军都督府俭事李恪等谕其民愿徙者,验丁分田。

五、洪武25年8月,给山西民兵十万人,钞各30锭,令量牛屯田。

六、洪武25年12月,后军都督府柬事木恪、徐礼还京。先是命恪等往谕山西民愿徙居彰德者听。至是还报彰德、卫辉、广平、大明、东昌、开封、怀庆七府徙居者凡598户。计今年收谷粟麦三百余万石,棉花11830000余斤,麦苗13180余顷。圣上甚喜曰:“如此十年吾之贫者少矣。”

七、洪武25年12月,宋国公冯胜等籍民兵还。先是上遣胜等往太原、平阳选民丁立都伍,罝卫屯田,至是还以所籍之数报之......计平阳选民丁九卫、太原、辽、沁、汾选丁七卫......每卫5600人。

八、洪武28年元月,甲寅遣使救晋王桐,发山西都指挥使司属卫马步官军26600人,往塞北筑城屯田。

九、洪武29年9月,后军都督朱荣奏:“山西贫民徙居大明、广平、东昌三府者,凡给田26072顷。

十、洪武35年9月,命户部遣官核实出山西太原、平阳二府,泽、潞、辽、沁、汾五洲丁多田少及无田之家,分其丁口,以实北平各府县。

十一、永乐元年八月,定罪北京为民种田例。先是刑部尚书郑赐督察院佐都御使陈瑛等上言......北平、永平、遵化景地肥沃,人民稀少,凡徙危罪除......其余有犯罪免,免杖编成里甲,并妻子发北京、永平等府县为民种田。......礼部议奏:山东、山西、陕西、河南四部政司就本政司编成里甲......上悉从之。

十二、永乐2年9月,徙山西太原、平阳、泽、潞、辽、沁、汾一万户实北平。

十三、永乐3年9月,徙山西太原、平阳、泽、潞、辽、沁、汾民实北平。

十四、永乐4年元月,湖广、山西、山东等处郡县史李懋等240人言愿为民北平,命户部给道里费遣之。

十五、永乐5年5月,命户部从山西之平阳、泽、澜、山东之登莱好府州五千户隶上林苑监,牧养栽种,户给道费一百锭,口粮六斗。

十六、永乐14年11月,徙山东、山西、湖广流民2300余户于保定州,免赋役三年。

十七、永乐15年5月,山西平阳、大同、蔚州、广灵等府州申外山等皆阙上言:本处地孬且狭,岁次不登,衣食不给,分丁于北平、广平、清河、真定、冀州、南宫等宽闲之处,占籍为民,拨田耕种,依例输税,仍免田租一年。

明朝大移民经历洪武、建文、永乐三代皇帝。历时50年时间。覆盖中原、华东数省,波及大半个中国。明朝大移民在中国历史上是空前绝后的,在世界历史上也是非常罕见的。

我先祖十八公移民时间根据各地传说和记载为洪武二年。而在史料中并没有洪武二年移民的记载,是各地资料有误,还是历史没有记载?

根据一些资料显示山东省10万村落大多建于明朝。截至1990年,山东全省共有自然村落107387个。山东省地名办公室组织人力对山东省地名进行调査、研宄,编辑出版了《山东省地名志,行政区划、居民地卷》,全书共收录自然村落6000余。其中根据家谱、族谱、墓碑、方志以及口承史料,4830个自然村落建村的历史可考。

在统计的4830个村落中,建于明朝者达3448个,占总数的71.39%。在建于明朝的村落中,绝大部分始建于洪武至永乐年间〔1368—1424) 建于洪武元年的就900多个,在洪武年间、永乐年间和明初者,达2243个,占明朝总数的65z 05%。建于明朝的村落又大都始建于明初这一结论。例如,曹县共有自然村2776个,其中明朝建村1606个,占总数的57, 9%;郓城县共有自然村1388个,其中明朝建村966个:滕州市共有自然村1223个,明朝建村687个:嘉祥县共有自然村782个,其中明朝建村530个。

家谱、族谱、墓碑以及口承史料中山西移民迁入山东的时间,最早为晋大兴四年,最晚为道光年间。就明朝洪洞大槐树移民来说,集中在洪武一永乐年间。明确纪年的主要是洪武二年,其次是永乐二年。在河南等地,也以洪武二年为多。如民国二十四年《汲县志》卷四下《事纪》云:“土人传闻则以为洪武二年。”考明政府组织的有记载的洪洞移民最早是洪武三年,此前没有记载官府组织的洪洞移民活动。而在家谱、族谱、墓碑以及口承史料中洪洞移民迁入山东的时间以洪武二年为多,从十八公分布来看,绝对不可能是无政府状态的流民迁徙。应该是洪武立国之初,不可能经过几年的调

整再进行移民,由于天下统一以后,官府为迅速恢复生产,会立即展开移民活动,但由于国家管理体制还没有完善,移民工作还没有进行详尽安排和记录在案,但移民活动己经开始,所以没有洪武二年的移民记载。以山东为例,河南、江苏等地洪武二年移民也不在少数。

各地族人传说和记载应该为我先袓十八公的迁徙时间。

 

 
     
评论区         
 

用户名:
评论内容: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版权申明 |  联系方式 |  友情链接 |  管理入口
版权所有:孙氏十八公    苏ICP备1606675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