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各地孙氏   孙氏渊源   宗族文化   各地祠堂   谱序祭文   修谱素材   历代名贤   当代名贤   家谱档案   墓志铭   在线留言
网站公告
 
第二届孙氏十八公联谊会成员名单
网站收支明细
祖从山西来(再版本)
孙氏企业家名录
祖从山西来——孙氏十八公移民故事
孙氏十八公家族 各地联络人
孙氏十八公家族网 功德榜
 
各地孙氏
河南范县凤凰岭
河南范县张庄旧城
河南内黄孙俄村
河南太康孙桥
河南封丘东仲宫村
河南卫辉梨园村
江苏徐州丰县常店
江苏徐州丰县孙洼
江苏徐州沛县
江苏徐州睢宁常青
山东曹县娘娘营
山东曹县魏湾孙集
山东茌平孙庄
山东济宁玉堂
山东济宁长沟镇孙街
山东嘉祥县花林村
山东金乡县草庙村
山东金乡县孙大楼村
山东金乡县孙桁
山东金乡县王丕孙庄
山东巨野孙大庙
山东梁山袁口东孙庄
山东滕州奎子
山东鱼台孙桥
山东微山孙庄(欢上)
山东鱼台孙阁(孙庙)
山东鱼台孙屯
山东郓城孙马厂
孙氏渊源         
 
太原中都孙氏世系考
来源:孙氏十八公家族网
作者:孙氏十八公家族网
2023-06-15
评论:0  点击:86

 

太原中都孙氏的远祖,史书上没有详细的记载,目前面世的家谱和碑记中也没有这方面的资料,我们只能从零星的史书和资料中仔细研究、大胆推测、小心考证。

 

太原中都孙氏是孙武后裔吗?

 

据《新唐书 · 宰相世系表》(以下简称《唐表》)载:孙武之子明生膑,膑生胜,字国辅,秦将。胜生盖,字光道,汉中守。生知,字万方,封武信君。知生念,字甚然,二子:丰、益。益字玄器,生卿,字伯高,汉侍中。生凭,字景纯,将军。二子:届、询字会宗,安定太守。二子:鸾、骐。鸾生居,居生福,为太原太守,遇赤眉之难,遂居太原中都。

从《唐表》的记述中,我们得知:孙武的十三代孙,东汉时期的孙福是太原中都孙氏之祖。《元和姓纂》中也有类似的记载:西河太守会······会宗裔子福,为太原太守,遇赤眉难,遂家焉。《后汉书 · 独行列传》的刘茂传中,确有太原太守孙福遇赤眉之难的具体记载

从目前所见的史料来看,太原中都孙氏应该就是孙武的后裔。

但是,事实又是怎样的呢?

 

《唐表》中记载的孙氏世系可靠吗?

 

《唐表》中对孙武的远祖及孙武与孙膑的世系关系是这么记载的:“(陈)无字二子:恒、书。无字者,系齐田完(字敬仲)四世孙。书字子占,齐大夫,伐莒有功,景公赐姓孙氏,食采于乐安。生凭,字起宗,齐卿。凭生武,字长卿,以田鲍四族谋为乱,弃吴,为将军。生三子:驰、明、敌。期食采于富春,自是富春人,明生膑。”

我们今天从史书上可以了解到:在《左传》、《国语》等先秦时期最重要的史籍中,虽然对春秋时的吴国的记载颇为详细,但是这部分书却对吴国起到相当重要作用的孙武却片字未提。

我们今天所能看到的有关孙武的记载要数《史记》最为古老,然而关于孙武的身世,司马迁只是仅仅说了一句:“孙子武者,齐人也。”

《汉书》及地方志《越绝书》和当时的历史小说类作品《吴越春秋》等书对孙武的记载也是寥寥数语。这与孙武的身份及影响是极不相符的。显而易见,司马迁在编撰《史记》时已经无法考证出孙武、孙膑的家世,而几百年后的唐人、宋人却“清晰”地整理出孙武、孙膑的家世,您认为这可信吗?

 

《唐表》中的陈无宇与陈(孙)书的世系关系考

 

我们先看一下相关史书的记载:《唐表》谓:陈无宇有二子,一曰陈恒,一是被后来赐姓孙氏的陈书。

据《左传/昭公二十六年》(公元前516年)有关注释和记载来看:陈无宇应该有三个儿子:陈武子、陈僖子和陈书。

而《史记/田敬仲完世家》记载:“无宇卒,生武子开与厘子乞。田乞卒,子(田)常代立。”

宋朝人邓名世在《古今姓氏书辨证》中认为“田恒”就是“田常”。

而《左传》上将“厘子乞”称作“陈僖子”。

终上所述:陈无宇与陈书、田恒应该是祖孙三代人。田恒应该是陈书的侄子,而《新唐书》却将陈(田)恒称作陈书的哥哥。这是其谬误之一。

下面我们再从活动时间上来考证一下他们之间的世系承属关系:

根据《左传》的记载,我们很容易就可以考证出:陈无宇活动的主要年代是在襄公六年(公元前567年)到昭公十年(公元前532年),而陈僖子(即田乞,田恒的父亲)活动的主要年代是在哀公四年(公元前491年),此两人中间有四十多年的间隔。

据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陈无宇与田恒绝对不可能是《新唐书》中所说的父子关系,他们中间应该相差一代人。

当代著名学者杨善群经过多年研究考证,他在《孙子评传》中认为其世系关系应该是如下图所示,不过若按此关系而言,《新唐书》的世系更是差之万里。

 

《唐表》中的陈书受姓孙姓史考

 

《唐表》说:“(陈)书字子占,齐大夫,伐莒有功,景公赐姓孙氏。”

据考,《左传》在昭公十九年(公元前523年)记载:“秋,齐高发帅师伐莒,莒子弃纪鄣。使孙书伐之。”

但是《唐表》却说“陈书伐莒有功得赐姓孙”,既然赐姓在后,为何《左传》就直接称其为孙书了呢。

另外,在先秦时期,“姓以别婚姻,氏以别贵贱”。当时的姓氏多以先祖字号或采邑命之。这里的“孙”既非陈氏祖上之字,也非陈氏所居之邑名,史书也没有记载当时在齐国有姓孙的显要贵族,所以齐景公没有任何理由要赐陈书姓孙。

更何况,在“伐莒”之后的三十九年(即公元前484年),《左传》又记载曰:“陈僖子谓其弟书……陈书曰……”既然已被赐姓孙,后面就不该又称其为“陈书”。

由此可见,前面“伐莒”的“孙书”决不会是陈氏家族的“陈书”,二者是互不相连的两个人。

 

《唐表》中陈(孙)书和孙武的世系关系考

 

《唐表》谓孙武“以田、鲍四族谋为乱,弃吴国,为将军。”在《左传》中记载所谓的“田、鲍四族谋为乱”共有三次,分另发生在公元前545年、532年、489年,高友谦在《孙子评传》中经过考证认为孙武“奔吴”应该是指公元前532年那次。据史书记载,孙武将兵书呈于吴王是在公元前512年左右。

孙武既然能够抛弃家园,远奔吴国,其年龄至少应该在20岁上下,依此推算勘比:孙武至少应该在公元前552年已经出生,其祖父至少应该已有45岁左右。

陈书伐莒是在公元前532年,如果上述推算成立的话,这时候的陈书已是七十多岁的老翁,依此高龄“伐莒”,恐怕是很难令人置信的。

假若孙武真是陈氏后代,那么“田、鲍之乱”得胜的是田恒,既然孙武是其家族成员之一,他是没有理由弃齐奔吴的,当时他完全可以借助其家族的权威和势力来施展抱负。所以,陈书与孙武是没有任何关系的,而且《新唐书》中的记事顺序与实际史实所发生的顺序恰恰相反。

 

《唐表》中的孙武家族人物名讳考

 

《唐表》中说孙武的父亲名曰“孙凭”,而《唐表》中又说孙武的九世孙也叫“孙凭”。

一门之内竟有如些重名的现象,这在宗法辈分森严的古代社会里是绝对不允许出现的,除非你对祖上的名字一无所知。如果真的一无所知,那“世系表”中的世系承属关系又是从何而来?

而且《唐表》中又说“陈无宇生陈武子”,不管陈僖子、陈书与陈武子的世系关系如何。假若孙武真是孙书的孙子的话,那孙武绝对不会犯陈武子的名讳。

所以《唐表》中的世系关系疑点百出,无法自圆其说。

 

 

 
     
评论区         
 

用户名:
评论内容: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版权申明 |  联系方式 |  友情链接 |  管理入口
版权所有:孙氏十八公    苏ICP备16066759号-2